活性炭吸附甲酸乙酸
活性炭从水溶液中吸附甲酸和乙酸的效率。使用分批技术对活性炭水溶液中的甲酸和乙酸进行吸附。这涉及到不同初始浓度范围为0.2-1.0mol L -1的每种被吸附物质的制备。向不同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已知质量为20至100mg的吸附剂,其中含有20mL每种被吸附物的溶液,并将混合物在机械振动器上以160rpm搅拌,时间为5-360分钟,并在变化温度为30-60°C。然后过滤混合物,用电位滴定法分析滤液。
活性炭的理化特性
T-IR技术是识别吸附剂表面上的特征官能团的重要工具,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官能团负责吸附物质分子的结合。吸附前后的活性炭FT-IR光谱如图1a -c所示。在甲酸和乙酸吸附前后,区域3414.12,3437.26和3423.76cm -1的宽带分别是由于羟基伸缩振动,在乙酸的情况下在2924.18cm -1区域的带是由于CH 2不对称和对称的伸缩振动。C = O的伸缩振动为1714.77cm -1为FA。甲酸和乙酸吸附后,吸附前2362.88 cm -1处的尖峰略有变化到2359.02 cm -1,这是羰基的证据。COO-基团的拉伸振动在1500和1600cm -1之间。1265.55,1242.20和1226.77cm -1处的峰表示C-O的伸缩振动。
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用聚焦的电子束扫描来产生样品的图像。甲酸和乙酸吸附前后制备的活性炭的SEM图如图2所示 。 图2a显示吸附前活性炭的形态。碳表明活性炭的表面性质是高度多孔的,并且会增强甲酸和乙酸的吸附。碳呈现不规则的网状结构,这意味着由粗糙表面积组成的完整的三维多孔内部结构的形成。热解过程中焦炭的孔隙发育也很重要,因为这将通过促进活化剂(HNO 3)分子扩散到孔中从而增加活性炭的表面积和孔体积,从而增加HNO 3碳相互作用,在活性炭表面产生更多的孔。活性炭表面上这些孔的发育可能是导致水溶液中乙酸和加速那吸收量高的主要因素。很明显在图2 B,C的吸附前活性炭的表面上的大的孔碳的表面上吸附的吸附后均减少。这意味着甲酸和乙酸被吸附到制备的活性炭的表面上。
吸附机理粒子内扩散模型用于确定总体吸附速率是否通过颗粒内扩散来控制,即吸附物质分子进入活性炭孔隙内部。q t对t 1/2的曲线图给出如图3所示的线性关系 。截面(C)的值和斜率的粒子内扩散速率常数(Kid)的计算值总结在表中。较大的截距值表明,与表面扩散相比,颗粒内扩散具有较小的作用。该图显示在吸附过程中发生两个步骤。急剧上升的部分是外表面吸附阶段,而第二直线部分是逐渐吸附阶段,其中颗粒内或孔扩散是速率限制。急剧上升部分的高R 2值表明外表面吸附是速率限制步骤。线偏离原点和低R 2逐渐吸附阶段的值表明,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限速步骤,因为早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这意味着外表面的吸附或瞬时吸附阶段发生,并且可以被用来描述吸附过程的机构。
实践发现活性炭是从水溶液中除去甲酸和乙酸的有效吸附剂。研究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吸附剂剂量和温度影响了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本质上是可行的,自发的和放热的。两种吸附物的吸附均遵循仿二次速率动力学。因此,推荐使用活性炭作为低成本吸附剂,从水溶液中吸附其他羧酸。
本文作者:董帝豪
本文地址:http://www.boyouhb.com/115.html
本文来源:河南博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著作权归河南博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复制此段话)